SolidWorks專門論壇 SolidWorks forum

 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5630|回復: 21

關於由上而下的設計方式

[複製鏈接]
鄭建林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10/5/27 18:03: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總是在做設計時,從
零件開始設計>>再組合>>然後再由組件>>添加零件

但最後設變的時刻難免都會出現許多錯誤,或是忘了更改配件的尺寸(例如>>孔位置改變後 孔座可能忘了改。)

導致最後要不斷檢查,從組合件查...出工程圖又再查相對尺寸是否對。

就這樣本來很快的話好的圖,又變成很慢的出。(其實也不慢)

但重點是每次設計都會有小改大改之類的。

想問問有經驗的大大,如何克服這種相配的問題,
曾使用數學關係式(還不錯)。還有更棒的建議嗎?

想學
heat_ice2000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10/5/27 21:15:59 | 顯示全部樓層
如果零件少的話,用多本體的方式也可以.
發表於 2010/5/27 22:24:05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1# 鄭建林

我覺得是沒什麼好方法啦
畢竟設變 不一定都一樣
發表於 2010/5/27 23:32:26 | 顯示全部樓層
樓主的現象,好像跟“由上而下”的設計理念相反了。
其實狹義的“由上而下設計”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
所以說成“關聯設計”可能更為合適。

“關聯設計”必須避免兩件事情:1.循環計算、2.遺失參考。
其實要避免這兩件事情,用同一口訣就可以:
不應關聯到模型的點、邊、面,應關聯到參考幾何或草圖。
意思是『關聯到在特徵樹中看得到的對象』。
尤其參照仍在設計中的零件。
鄭建林 該用戶已被刪除
 樓主| 發表於 2010/5/28 08:23:07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2# heat_ice2000

可以請問一下'多本體'是指同一零件內,多個實體嗎?
   
to Francis

我所言由上而下只是由組件分散到零件部份,確實無法完全都這樣畫,除非簡單。
F大說的蠻有道理的,關聯到草圖似乎問題會比模型少,
我會嘗試看看。

to ariellight版主
我所遇到的都是很小的設變,例如中心距加大或縮短,
就是畫出大概外型與搭配樣式,在去細畫零件。
發表於 2010/5/28 08:36:41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5# 鄭建林

在組合件裡新增零件時 由於 計算的麻煩

我會先用參考來做來 (例如 伸長到另一個零件的面)
然後再斷開
斷開後 再回到此零件 刪了伸長  重新伸長
只因為我的零件們 都是固定的
以前沒這樣做時  錯了一個  一次10多個全死  真的會死一片
然後還要回去一個個修改 更麻煩
當然這是以我家公司的零件來說

以一些固定規格品  還是用組態方便點

多本體 是指一零件裡 多個實體 沒有錯
只是曲面 對SW來算 也算是本體 反正都包含囉
鄭建林 該用戶已被刪除
 樓主| 發表於 2010/5/28 08:46:36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6# ariellight


    ariellight版主 真早

您說的斷開方是代表零件的關連性被刪除了對吧。
這樣確實對一次更改,更新一堆零件有防範的效果。

可以在請教組態的學習嗎?(有介紹的書或網站)
我看2009原廠教育訓練手冊,裡面的介紹還是有點看不太懂,
在公司只能自學@@。
發表於 2010/5/28 09:23:22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7# 鄭建林


因為 斷開 跟參考  2種只能選1種來使用
它被我借到參考後  我利用完後就殺了它
2009那本訓練手冊寫的很清楚了  2010也是那樣而已
內容沒什麼變化
其實也就只有那樣  你多翻幾次 應該就懂意思了
鄭建林 該用戶已被刪除
 樓主| 發表於 2010/5/28 09:36:14 | 顯示全部樓層
收到,感謝ariellight 版主的建議~~^^
發表於 2010/5/28 10:50:46 | 顯示全部樓層

呵呵!版大做法果然獨到,但是遇到設變的時候又怎麼辦呢?
發表於 2010/5/28 10:59:53 | 顯示全部樓層
設變就是組態啊....
但組合件裡常用的"參考別零件"  又是二回事

斷了參考  但我一樣能由組態中轉換 那都沒關係
但如果別的零件也要一起變  這種工程真的蠻麻煩的
一個做不好  死一片 (我是不喜歡這樣)
鄭建林 該用戶已被刪除
 樓主| 發表於 2010/5/28 11:21:46 | 顯示全部樓層
ariellight 版大說的對,但我現在以練這樣的事情為快樂說,@@

如果可以做出完全設變沒有問題的圖,代表關聯能力提升很多哈!~
發表於 2010/5/28 11:30:08 | 顯示全部樓層
設變不等於改圖啊
heat_ice2000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10/5/29 10:53:4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5# 鄭建林

以多本體的方式作業是在零件的模式下,長料時選擇要不要合併.除料時選擇加工範圍.在單一零件圖有多個實體.設計完成後用插入>特徵>儲存本體.可以再產生各個零件檔及組合圖檔.
但組合圖檔沒有結合條件,如果在不需要在組合圖作機構模擬的情況下以儲存本體產生的組合圖就已經很夠用了,要做爆炸圖也不成問題.

你可以做一個有3.4個本體的零件檔,試試 "儲存本體"指令.我是覺得蠻好用的.
鄭建林 該用戶已被刪除
 樓主| 發表於 2010/5/31 08:21:22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14# heat_ice2000

感謝heat_ice2000大的提醒~~
之前儲存本體的方式我只會使用iges轉存在重讀方式,
對於這指令沒用過呢~~我會試驗看看~~^^

多學一招
發表於 2011/2/24 19:13:19 | 顯示全部樓層
組合件的結合關係越多,設變時發現衝突的機會越大
結合關係盡量使用孔對孔結合,盡量避免使用進階結合(偷懶用的)
還有一功能可以輔助你檢查,叫什麼"干涉檢查"。
發表於 2011/2/25 14:54:42 | 顯示全部樓層
topdown的精髓是零部件設計存在關聯或驅動,區別與downtop的孤立的零件設計。
   優點狠明顯,一個零件特徵的更改,相關聯的零件特徵會被驅動,缺點也很明顯,一個特徵的更改可能會導致關聯零件的特徵丟失了參考,比如參考的線,點,面沒了,這時就出錯了。
   topdown有很多方式,在裝配體下的關聯設計,單個零件通過分割,基體,多實體技術轉化出派生零件,裝配體。用ID模型驅動派生零件,(消費類電子產品常用的方式),還有塊,佈局草圖等常用於機械設計。
   要點是選擇合理的關聯關係,去掉不必要的關聯。
hitty0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11/2/26 12:41:06 | 顯示全部樓層
我也是先把少的組合件先祖起來 最後在組成大的組合件

可是我在最後大的組合件用手動要運轉~結果會無法轉動或移動  

我把其中一個小組合件拆開成零件在分別載入大的組合件裡就可以運轉

而且我在每一個小的組合件都可以運轉 ~~
發表於 2012/11/1 09:51:50 | 顯示全部樓層
這個議題小弟有點東西要分享
最近在處理這一類的問題(我不是製圖工程師,小弟是採購業務
因為原早先繪圖室那邊的圖是用downtop的方式組起來,
一直以來常常會有出錯的事情發生(因為跟我無關故沒有去看發生啥事
某一天需要一張圖時跟工程師拿結果他說電腦出錯了,solidwork把它的東西弄壞了
(自己的錯推給電腦,待會再說明)
小弟心裡想說 電腦跟人出錯 該相信誰?
才去看到底發生甚麼事,也才看到 原來一直以來我公司的製圖工程師都用downtop的方式設計
就是畫零件 組起來 修改就直接拉零件修改,開一份機器要開半小時左右  
整個時間都花在計算上
(online help有說 這種方式會導致衝突或不可預期的錯誤太多,拖垮計算速度或無法復原的錯誤)
然後這樣的事一直以來大家都已為是正常的(因為製圖師說的)
真正去看之後才發現是差點令人暈倒的慘況
常常用這種方式修改,導致整份組合檔崩壞無法修復(小中大組件都有過
這種抽整個組件中的零件出來直接修改的方式會造成的影響就不用我多說了   真的很嚴重

所以就開始思考幾個方式修復這種情況
1.把現存的組件從上層觀點(大組件)推到下層(小組件)
一層一層去重新計算儲存,並嚴格要求不准直接抽零件出來改
要從上層去開起出要修改的部件(這樣改完的資訊才會回饋到該元件所屬的上層)

2.組合件內元件架構的分類,會用downtop的工程師可能也存在整體規劃薄弱的缺點
所以檔案也要好好整理(可自定義規則),有規畫的檔案編排方式也利於二次開發
上solidworks  youtube網站看他的影片,有時畫面會掃到他們大型機件的組件檔案
編排方式 都是超級簡潔的(即便是很複雜的成品,他們的組合件內容就清楚的分
10~15大塊,我看我公司的就零件組件螺絲市購品混雜,這就是管理方面的能力導致差別,
不曉得管理方面有無一個標準可參考

3.對於共用元件的議題,最近有在思考用由上而下的方式要怎麼解決共用的設計,
只具概念想法而尚無實作定論,大概是把共用元件抽離開讓一個組件管理,
各個需要共用零件的組件再去跟該管理件登記要一份資訊(要到的該件不可更改),
更改權在管理共用的那組件上,這樣才能解決共用件原本散落在各部位而要修改時
會造成錯誤的問題

已上幾點是小弟最近遇到的問題,希望可以有更多高手一起來解決這類的問題










發表於 2012/11/1 14:27:58 | 顯示全部樓層
想請問天子大大:
記得在某篇文章裡(哪篇我忘了,想找也找不怎麼到)),您有提到,您大都多以多實體繪製,那麼您的多實體是一次繪製到大組合件?還是到您所提到的區域的次零組件呢?提問文章若有冒犯到,先說聲抱歉。
發表於 2012/11/1 14:50:33 | 顯示全部樓層
關於由上而下 可以參考 以下討論

3 SolidWorks 專題活動 › 3-2 SolidWorks 設計討論 › 【討論】由上而下設計(關聯設計)

【討論】由上而下設計(關聯設計)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論壇統計|手機版上論壇|論壇來自幾何科技 論壇架構版次 20240312

GMT+8, 2024/4/28 03:40 , Processed in 0.11263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