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Works專門論壇 SolidWorks forum

 找回密碼
 註冊
查看: 21463|回復: 19

殼类零件畫法求助?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5/9/11 15:20: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各位论坛先进,俺想请教一个问题,如图:

图示的零件(铸件)是用CAD画的,那时没有用到三维,(可能有错误),于是现在上司要求用三维画出来,
俺的方法是“画鞋先画脚”,但是问题来了如下图(中间红色矩形处不知道如何来画):
接下来完全没有思路,有试过好多方法,但效果很不理想


附上俺的文档(2014):
希望得到大家帮助,谢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點評

謝謝分享~  發表於 2015/9/13 01:01
發表於 2015/9/11 21:29:14 | 顯示全部樓層
這麼數小時了,還沒人伸出援手。

本來悶人打算出手,但悶人肯定改不了壞習慣,肆意評價做法,大有可能引來小翔不悅。

還是再等待多一兩天,希望有仁者回答,例如丹哥。

點評

谢谢闷大关注,能够得到闷老大批评与指导,是论坛学子的福音,丹哥俺已经好久没见他在论坛了  詳情 回復 發表於 2015/9/12 05:37
 樓主| 發表於 2015/9/12 05:37:47 | 顯示全部樓層
Francis 發表於 2015/9/11 21:29
這麼數小時了,還沒人伸出援手。

本來悶人打算出手,但悶人肯定改不了壞習慣,肆意評價做法,大有可能引來 ...

谢谢闷大关注,能够得到闷老大批评与指导,是论坛学子的福音,丹哥俺已经好久没见他在论坛了



點評

得到小翔的背書,那悶人就放肆了。 了解一件事情,需從宏觀及微觀角度分析,當兩個角度可以接壤起來,那就是通透了。 看資料的時候,尤其是一些舊有資料,好像小翔1樓提供的二維圖截圖(如果說成是CAD圖,只會顯示  詳情 回復 發表於 2015/9/12 10:08
發表於 2015/9/12 10:08:38 | 顯示全部樓層
zh.xiang 發表於 2015/9/12 05:37
谢谢闷大关注,能够得到闷老大批评与指导,是论坛学子的福音,丹哥俺已经好久没见他在论坛了{:1 ...


得到小翔的背書,那悶人就放肆了。

要了解一件事情,需從宏觀及微觀角度分析,當兩個角度可以接壤起來,那就是通透了。

面對一些舊有資料,好像小翔1樓提供的二維圖截圖(CAD圖是以訛傳訛的說法,可以說成DWG或ACAD,因為SOLIDWORKS也是CAD),
阅读的時候必須抱著一顆【同理心】,從製圖者的角度來理解,決不可認為當時沒有三維的環境,所繪製出來的圖紙必定存在錯誤,這樣只會蒙蔽自己的眼睛,看不到真谛。

先说说如何理解二维图纸:
2D1. 虽然没有文字描述,但从图面看得出,这是两个穿底的容器,汇合到一个Ø34的孔洞,可以理解为“双色软雪糕机的混料头”。加上文档名称是“出浆壳”,估计不中亦不远了。
2D2. 由于输出和输入的流量必定相等(流速就不相等了),而输入的截面面积约为12700平方毫米,输出的截面面积约为900平方毫米,从而判断压力相差约14倍,
       故此顶部需要6枚大于M10的螺栓紧固,而下端仅需要4枚M4螺栓就足以应付了,但为了顾及到整体比例,与及他人直觉上会感到太单薄,还是需要加大到M6的。
2D3. 另外,右边的剖面图中的45的尺寸又是什么呢?那是螺栓的安装空间,别搞错这是造型设计啊。
2D4. 而左下角剖视图那个15X45°的倒角,目的是让流体流动的更顺滑,不一定需要绘画到完全一致。

回说SOLIDWORKS的模型:
3D1. 小翔懂得運用了鞋腳因果,非常好!只是因和果分得不太清楚了。
3D2. Ø94及Ø110的镗孔,并不是流体的一部份, 而是配合密封圈的“后加工”尺寸,错误地在第一个特征就画出来了。
3D3. 特征“实体-移动/复制1”,复制的距离是个孤立数值,不利设变,建议1:改用镜射、建议2:复制的距离不是数值而是草图点。
3D4. 特征“切除-拉伸1”+“组合2”不够干净利落,一个“实体相交”即可代替。
3D5. “草图4”的基准面是模型上的平面,这样并不理想,建议使用上基准面绘画这个草图。
3D6. 估计小翔打算用圆角混成两个壳体,这是合理的假想,很简单,“面圆角”即可。
3D7. 过早抽壳,应连同输出流体一并抽壳。

點評

闷大对于dwg图纸的分析完全正确!闷大涉猎之广以及对于技术的严谨态度深深让小翔由衷钦佩! 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尤其在5楼指出一些错误及应对方法告诫俺们这些学子以后万一遇到这样的情况再也不用哭哭啼啼  詳情 回復 發表於 2015/9/12 18:57
發表於 2015/9/12 13:52:43 | 顯示全部樓層
补上图片,图片名称对应楼上陈述要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點評

謝謝分享~  發表於 2015/9/13 21:43
發表於 2015/9/12 14:02:32 | 顯示全部樓層
当然,看倌们立马会产生诸多质疑:『为啥搞得那么复杂呀!』
说实话,以上解答,都是为了顺着小翔的思路而回复,希望各位可以从错误中学习,而不是挑剔度日。
在这个案例来说,以上一些技巧根本用不着,但并不代表没有用途,只是时机而已,切忌今天痛快的嗤之以鼻,换来明天呻吟的哭哭啼啼。
见下图,旋转》抽壳》镜射》伸拉》圆角 即可完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樓主| 發表於 2015/9/12 18:57:41 | 顯示全部樓層
Francis 發表於 2015/9/12 10:08
得到小翔的背書,那悶人就放肆了。

要了解一件事情,需從宏觀及微觀角度分析,當兩個角度可以接壤起來, ...

闷大对于dwg图纸的分析完全正确!闷大涉猎之广以及对于技术的严谨态度深深让小翔由衷钦佩!
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尤其在5楼指出一些错误及应对方法告诫俺们这些学子以后万一遇到这样的情况再也不用哭哭啼啼
尤其利用“相交实体”替代原先笨翔的“拉伸切除”+“组合”,让俺感到羞愧。还有那个面圆角,毫不避讳的说正是笨翔需要的效果!!!
大恩不言谢,先PO出目前进度,后续立马跟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樓主| 發表於 2015/9/12 20:51:16 | 顯示全部樓層
后续特征根据自己笨拙的思路,完成这个零件,但深感不足,个人觉得连通的孔与Φ34的孔衔接的不是很好,圆角也不是很完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樓主| 發表於 2015/9/12 20:54:52 | 顯示全部樓層
再一次上传笨翔的档案,希望得到论坛先进的指正:
(2014)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點評

謝謝分享~  發表於 2015/9/13 21:43
發表於 2015/9/13 12:53:10 | 顯示全部樓層
除了對悶人過於客氣以外,小翔這次的提問值得表揚:
1. 提問到位。
2. 大幅減少了不必要的個人感受。
3. 肯動手練習,就算將做出的模型多麼爛,都繼續完成。
4. 有認真閱讀回覆的文章。

剛才隨手重做了一下,模型中紅色幾何=源頭、洋紅色的幾何=派生,為方便裝配的時候辨別其父子關係。


如果小翔對這個源文件有興趣,不妨提出來,悶人樂意奉上。
只不過得到源文件後,作為參考好了,別死記做法,應透過源文件分析悶人是如何揣摩原設計者的思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點評

那笨翔就请闷大上传您的档案参考一下  詳情 回復 發表於 2015/9/13 16:48
 樓主| 發表於 2015/9/13 16:48:39 | 顯示全部樓層
Francis 發表於 2015/9/13 12:53
除了對悶人過於客氣以外,小翔這次的提問值得表揚:
1. 提問到位。
2. 大幅減少了不必要的個人感受。

那笨翔就请闷大上传您的档案参考一下

點評

謹記:【同理心】 http://baike.baidu.com/view/113269.htm  詳情 回復 發表於 2015/9/13 18:11
發表於 2015/9/13 18:11:05 | 顯示全部樓層
zh.xiang 發表於 2015/9/13 16:48
那笨翔就请闷大上传您的档案参考一下

謹記:【同理心】
http://baike.baidu.com/view/113269.htm
SW2014 Part file: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點評

谢谢闷大,定当谨记。 看完档案,才理解您在4楼所述的:3D7(过早抽壳。。。)  詳情 回復 發表於 2015/9/13 19:41
 樓主| 發表於 2015/9/13 19:41:00 | 顯示全部樓層
Francis 發表於 2015/9/13 18:11
謹記:【同理心】
http://baike.baidu.com/view/113269.htm
SW2014 Part file:

谢谢闷大,定当谨记。

看完档案,才理解您在4楼所述的:3D7(过早抽壳。。。)
發表於 2018/7/15 23:44:23 | 顯示全部樓層

感謝您及論壇前輩。
我瞭解到建模需要考量的層面真的好多,自己會的指令應用,後續設變的便利性,
草圖的可參考性(前面的草圖,可以給後面的草圖或特徵指令參數參照),
導圓角,可以採用可變半徑來達成。
個人感想,繪製的順序、對參照需求有影響 ;指令的熟悉度、對於建模的構思影響更是遠大。
PS:自己對指令的熟悉度,需要持續的練習/學習。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x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上論壇|論壇來自幾何科技 論壇架構版次 20240312

GMT+8, 2024/3/19 17:29 , Processed in 2.00073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